伙伴们,今天我和大家聊一个话题:在ChatGPT时代的自我设计。大家都知道,这段时间ChatGPT特别火。一个多月前百度给我打电话,希望我把作品授权给他们,然后在中国版的ChatGPT上进行反复模拟,它就能写出和我的作品很近似的文章。由于我对ChatGPT不是太熟悉,于是翻看了很多资料。我就想到一个问题,如果它把我的作品不断地模仿,继而写出跟我类似的作品,那我将来干什么呢?我不就没饭吃了吗?ChatGPT是美国OpenAI公司做出来的一个最前沿的人工智能产品,现在已经升级到了第四代。人工智能英文缩写是AI,实际上就是Artificial Intelligence;GPT也是英文缩写,是Generative Pre-trained Transformer,词译大概是生成性预训练转换模型。这里面我认为很关键的词就是Generative——生成性的。我们原来用百度、Google的时候,主要功能就是识别、搜索。比如说我想研究诗歌中的意象,搜索“唐诗中有哪些人写月亮”,就都出来了。而ChatGPT的功能是能生成新的文本,不是说我搜索月亮,它就显示出月亮。ChatGPT主要功能是生成文档,现在也有很多可以生成图片、绘画、摄影。它能够创造,能够生成新的产品,而不仅仅是搜索功能。人工智能到了这一代以后,特别能干。美国一所常春藤大学里的学生用ChatGPT写论文,居然得了第一名。一个摄影比赛中,用ChatGPT生成的摄影图片也得了第一名。当然这个家伙比较诚实,他说这不是他摄影的,而是在ChatGPT上做出来的。有科学家表示,人工智能的第四代使我们人类进入了一个新的技术革命的门槛,它给人类带来的重大影响,可能比工业革命、自动化革命等要深远得多。科学狂人马斯克说:“现在我们应该放慢人工智能的脚步,直到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一切带来的后果。 ”现在人工智能显得很恐怖,很多用逻辑的、规范性的工作,比如说银行职员、文员、秘书等,统统可以由机器来干,这可能会导致一大批人失业。我前不久听说ChatGPT已经通过了医生的执业考试,又通过了律师的执业考试,这些考试在美国特别难通过。它可能会使我们原来教育出来的所谓读书人,大部分都成了社会上多余的人。我现在已经有一个预感,社会的财富要不断地向少数人手上集中,就是那些有原创力、有创造力的人。整个社会还没有认真讨论过这个问题,将来很多人可能会面临失业。只要不是创造性的工作,你的工作都可能被人工智能代替。失业问题,涉及到我们的人才培养和我们个人的自我设计。ChatGPT会导致很多新的职位的产生,比如熟练的ChatGPT操作者。如果你今天不会操作ChatGPT,将来可能就会彻底被时代淘汰。就写作而言,我有一本很厚的学术著作——《澄明之镜:陶渊明新论》,这本书是我用钢笔一个字一个字写出来的,我写了三四稿,每一稿都要重写,手都写出了茧子。后来我就全部用五笔字型打字,效率就高很多,而且可以直接在电脑上修改,将不同版本的稿件反复对照。所以电脑来了,你要学会用电脑。现在ChatGPT来了,还有WordGPT,五月中旬Google又公布了他们的新产品PaLM 2,它的多种强大功能可以和ChatGPT抗衡,我们当然要学习使用这些技术。除了要有操作员,还需要有提问员。ChatGPT的提问员或者说提示师,这个职业将来肯定很俏。ChatGPT有个特点,你给它下的指令越多、越新颖,它就变得越聪明。它的智慧要想不断发展,尤其是逻辑功能、发散功能,就需要我们人类不断地提问、提示。大家可能会认为提问员是一份很简单的工作,事实上并不是如此。我们搞学术研究的时候,无论文科理科,判断你是不是搞学问的料子,首先就是看你有没有问题意识。我招博士的时候,我首先就要看他敏不敏锐、有没有问题意识,这个很重要。我以文科中的古代文学为例,有问题意识的人把《史记》读一遍,他就能发现很多问题;没有问题意识的人,把《史记》读完之后,就记得几个人,记得几个故事,其他什么都不知道。你要学会提问,就要有问题意识,这需要一个人很多方面的才能。我再总结一下,就是将来一切规范性的、符合逻辑推理的、没有创造性的工作,统统都会被新一代的人工智能代替。这就给我们提出一个很严重的问题:我们要怎样做,才能不被ChatGPT所替代呢?针对这个问题,我想从三个方面来谈:短期来看,年轻人该怎样面对时代带给我们的挑战?长期来看,我们要怎样进行自我设计?以及我们要怎样进行教育改革?短期内,我们要迅速地学会使用ChatGPT这种新一代的人工智能。学会操作ChatGPT,你的效率可能会飞速提高。你可以用它来进行绘图、编辑,生成一些新的文本。它写的调查报告可能比我们大部分秘书写得还好,它也可以写一些简单的剧本,写一些比较规范的诗歌。我们的第一步是学会操作,在短期内你才可能不会被淘汰。长期来看,我们要进行自我设计。尤其是年轻人,一定有高度的忧患意识。我们要把自己设计成为一个有个性的、别人不可重复的、独特的个体。这个个性包括很多东西,比如你的性格、气质、思维方式、表达方式等等。人工智能是规范性的东西,规范性以外的则是我们人类才有的东西。从教育的角度来看,我是个教育工作者,我认为从小学到初中到高中到大学,我们的很多教育是无效的。那么,我们要怎样地培养我们自己,才能不被人工智能代替呢?现在的教育过分地强调统一,而忽略了个体。我们的传统文化中有一个严重的问题,包括儒家,它过分地强调“礼”,大家按照同一个“礼”的模式来规范人。如果你太特别,大家都会看不惯。我们既要尊重多数,也要宽容少数。只要没有损害别人,你的与众不同可能是个好事。我们的父母,包括我们自己都要不断地思考:我的特点是什么?在我们自我学习的过程中,或者年轻的父母教育孩子、老师教育学生中,我们都应该注意激发想象。想象是非理性的东西,所有原创性的东西都是从想象中来的。想象对一个人,无论是文科还是理科,都是至关重要的。我们现在孩子的教育,缺少激发想象这一环节。我原来以为上海、北京的小孩子可能过得比较幸福,后来我发现他们内卷太厉害了。这些孩子的时间都被家长分配好,没有个人自主的时间,苦得要死,紧张得要命。一个人过分地紧张,就什么想象都没有了。人只有在轻松快乐、无忧无虑的环境中,才能随意想象。我们从小就把丰富奇特的想象扼杀了,这个问题我觉得特别严重。我们是怎样扼死想象的呢?除了时间安排紧张以外,还有重复地刷同类的题。刷题对考场上的考试是有好处的,孩子们把同类型的题做熟了,考场上一拿到题,就像狗子有条件反射,马上就知道怎么做。但是大家可能没有意识到,同样的题刷得越多越容易导致厌倦,孩子讨厌学习。更可怕的是,这会让他形成思维惯性,思考问题的时候就会路径依赖。这是心理学中所说的,形成了一个固定的思维定式。而且反复做题会使孩子变得比较麻木迟钝,除了题以外,对其他东西都没有感觉。无论文科理科,直觉都很重要。没有直觉,你就是个庸人,什么都干不出来。谱曲的音乐家没有直觉,根本写不好乐曲;诗人没有直觉,写不好诗歌;科研人员没有直觉,也不能够进行科学研究。我刚才说过,读了一本《史记》,有直觉的人发现很多问题,没有直觉的人什么问题都没有发现。有的人很有学问,背诵了很多东西,但他没有写出什么像样的东西,或是没有科研成就。问题意识是通过直觉而来的,直觉敏锐的人才有问题意识。理工科也一样,做数学题需要逻辑,也需要想象和直觉,缺一不可。比如说化学,如果你的直觉很迟钝,你不断地做实验,也不会发现新的东西。和人打交道也需要直觉。比如说你当一个总经理的助理,你要是直觉敏锐的人,他一个眼神你就知道他要干什么。谈恋爱中直觉也很重要,如果没有直觉,笨得要死,麻木得要死,呆头呆脑也是不行的。所以我们要培养我们的直觉,怎么培养呢?以文科为例,我们读书的时候一定要读经典,反复地去体会琢磨,你的直觉就会逐渐变得敏锐。你不能囫囵吞枣,比如说拿着个手机翻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,就会变得麻木迟钝。批判意识首先来源于怀疑意识,任何人说的东西我都要首先问一个“为什么”。英国哲学家、数学家罗素有一本《怀疑论集》,他特别强调一个人要学会怀疑,学会批判。我讲了在ChatGPT时代我们人生的自我设计,我们应该把自己培养成一个什么样的人。我也谈到了我们教育中的一些问题,年轻的父母不要总是教育孩子听话,如果一代代的孩子都听父母的话,我们这个社会就真的有问题。我希望我们的后代能够真正拿出刻上了“中华民族”的东西,一想到这个东西就想到是中国人创造的。在这个新的人工智能时代,把我们自己设计成为时代的弄潮儿。
注:文章配图由AI绘图工具绘制
《我的个天》
关于读书、恋爱、工作
我半辈子的思考和发现,都在这里
↓↓↓
本文链接:https://joeyce.com/chatgpt/63.html